如何维护三相异步电机?
在电机运行过程中进行监控。
三相异步电机投入运行后,应经常进行监控和维护,了解其工作状态,及时发现异常现象,合理处理,消除萌芽中的故障。现场维修人员在运行监控过程中,通过听、看、嗅、摸等方式,大致可以根据工作经验来判断电机的运行状态。例如,当电机在运行过程中发出定期清脆的声音时,通常被称为“机器音乐”,表明电机处于轻载或正常运行状态;如果声音非常沉闷,表明电机处于重载运行状态;如果电机有烧焦或刺鼻的气味,表明电机温升过高,应尽快停止运行。
在电机运行过程中,监控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。
(1)监视电源电压的变动情况。一般情况下,电源电压的波动值不得超过额定电压±在任何两相电压之间,10%的差别不得超过5%。在电机电源上安装电压表和转换开关,以监测电源电压。
(2)监控电机的运行电流。一般情况下,电机的运行电流不得超过铭牌上标注的额定电流。与此同时,还要注意三相电流是否平衡。通常,任意两相间的电流之差不应大于额定电流的10%。对容量较大的电机,应安装电流表进行监测;对容量较小的电机,应随时用钳形电流表进行测量。
(3)监测电机温度。电动机的温升不得超过铭牌上标明的允许温升限制。检查电动机温升可用温度计测量。简单的方法是用手背触摸电机外壳。如果电机烫伤,说明电机过热。这时,可以在外壳上洒几滴水。如果水迅速气化并发出“咝咝”的声音,说明电机明显过热。
【工程经验】
在没有温度测量仪表的情况下,可以用手感法粗略判断电机的外壳温度。请注意,在用手触摸电机外壳之前,应确认电机外壳是否可靠接地,并用试电笔验电,以确认电机外壳不带电。根据能停留的时间长短和承受能力,用手指内侧触摸电机外壳,粗略判断其温度。由于每一个人对热的敏感程度不同(这与手部皮肤的状态和感觉器官的性能有关),因此很难给出一个通用数据。但是以下内容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。当手可以长时间放置时,温度低于40℃;当温度低于40℃时,可以持续数十秒。~45℃;可以坚持几秒钟,温度在50℃左右;一接触就不由自主地立即缩回,温度在70℃以上。
(4)检查电机运转过程中的声音、振动和气味。对运行中的电动机应经常检查其外壳有无裂纹,螺钉是否有脱落或松动,电动机有无异响或震动等。监视时,要特别注意电动机有无冒烟和异味出现,若嗅到焦糊味或看到冒烟,必须立即停机检查处理。
(5)监视轴承的工作情况。对轴承部位要注意它的温度和响度。温度升高,响声异常,则可能是轴承缺油或磨损。用联轴器传动的电动机,若中心校正不好,会在运行中发出响声,并伴随着震动的发生。
(6)监视传动装置的工作情况。机械震动使联轴器的螺栓胶垫迅速磨损,这时应重新校正中心线。用带传动的电动机,应注意传动带不应过松而导致打滑,但也不能过紧而使电动机轴承过热。
现场维修人员在发生以下严重故障情况时,应立即断电停机处理。
①人身触电事故。
②电动机冒烟。
③电动机剧烈震动。
④电动机轴承剧烈发热。
⑤电动机转速迅速下降,温度迅速升高。
2.电动机的定期维护
电动机的定期检修是消除故障隐患、防止故障发生或扩大的重要措施。定期检修分为定期小修和定期大修。
(1)定期小修的期限和项目。定期小修一般不拆解电动机,只对电动机进行清理和检查,小修的周期为6~12个月。定期小修的主要项目如下所述。
①对电动机外壳、风扇罩处的灰尘、油污及其他杂物等进行清除,检查、清扫电动机的通风道及冷却装置,以保证良好的通风散热,避免对电动机部件的腐蚀。
②检查电动机的绕组绝缘情况,检查接地线是否可靠。
③检查电动机与基础架构以及配套设备之间的安装联结部位,检查电动机与负载传动装置是否良好。
④检查电动机端盖、底脚紧固螺钉和带轮顶丝是否紧固,发现有松动的应及时拧紧。
⑤拆下轴承盖,检查润滑脂是否变干、变质,并及时加油或更换洁净的润滑脂,处理完毕后,应注意上好轴承盖及紧固螺栓。
⑥检查电动机的启动装置和保护装置是否完好。
(2)定期大修的期限和项目。电动机的定期大修应结合负载机械的大修进行,大修周期一般为2~3年。定期大修时,需把电动机全部拆开,进行以下项目的检查和修理。
①定子的清扫及检修。
l用压力为0.2~0.3MPa的压缩空气吹净通风道和绕组端部的灰尘或杂质,并用棉布蘸汽油擦净绕组端部的油垢,但必须注意防火。如果油垢较厚,可用木板或绝缘板制成的刮片清除。
l检查外壳、底脚,应无开焊、裂纹和损伤变形。
l检查铁芯各部位,应紧固完整,没有过热变色、锈斑、磨损、变形、折断和松动等异常现象。铁芯的松紧可用小刀片或螺丝刀插试,若有松弛现象,应在松弛处打入绝缘材料的楔子。若发现铁芯有局部过热烧成的蓝色痕迹,应进行处理。
l检查槽楔是否有松动、断裂、变形等现象,并用小木锤轻轻敲击,敲击时应无空震声。如果松动的槽楔超过全长的1/3,须退出槽楔,加绝缘垫后重新打紧。
l检查定子绕组端部绝缘有无损坏、过热、漆膜脱落现象,端部绑线、